随着3D打印产业的崛起,作为3D打印材料是3D打印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D打印材料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从全球来看,目前3D打印材料在3D打印行业中的市场规模占比超过了24%。
近年来,国内多方因素助力3D打印材料行业发展,我国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在3D打印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我国3D打印相关企业推出了很多新款的打印材料,极大地助力了我国3D打印产业的发展。
1、ePLA-ST
ePLA-ST是一种适于FDM3D打印的材料,其主要原料是PLA树脂,此外,ePLA-ST还通过加入高性能试剂来提高材料特性,。
ePLA-ST具有高抗冲击、断裂伸长率高、高打印精度、打印流畅和耐光老化、耐空气氧化等特点,其断裂延伸率高达121.25%,弯曲模量超过1260Mpa,非常适合打印有强度及精度要求的一些机械零件原型,如IT制造业、机械电器零部件。
打印材料国产化,盘点2020年新品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
2、eResin-PLAPro
黑白屏3D打印机比常规的彩色LCD屏幕打印机拥有很多优点,比如打印速度更快、使用寿命更长,但市场上适用于常规彩屏LCD打印机的光敏树脂材料,放在黑白屏LCD3D打印机上使用,会出现不兼容等很多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eSUN易生推出了这款适配黑白屏的eResin-PLAPro生物基高精度树脂。
eResin-PLAPro除了保留eResin-PLA的生物基、低气味、硬度好等特色,在打印精度和打印速度快上都有了大幅提升。以诺瓦Bene4Mono型打印机为例,当层厚为0.05mm时,其普通曝光时间仅为2.2s,底层曝光时间仅为25s,远低于常规的曝光时间。
该材料在配于小尺寸或大尺寸的黑白屏LCD打印机的同时,也兼顾常规彩屏LCD打印机。
3、ZYHA-1
ZYHA-1是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是一款完全国产自主研发的用于3D打印的高强铝合金粉末材料,
该材料的力学性能稳定、应力小、打印部件显微组织均匀,相比同类高强铝合金粉末打印后存在更少的微裂纹,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强铝合金粉体,据检测数据显示,使用该材料打印的铝合金测试件室温拉伸强度稳定在520MPa以上,屈服强度稳定在480MPa以上,延伸率稳定之在8%以上。
ZYHA-1不仅性能相比同类高强铝合金粉末更优,且使用成本低于进口同类产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ABSodorless
这款ABSodorless(低气味ABS)是一种适于FDM3D打印的材料,其主要原料是ABS树脂。
与普通的ABS树脂相比,ABSodorless的气味等级为1-2级(无明显无干扰性气味)低于普通ABS树脂的4-5级(明显干扰性气味),在加工过程中,残余的乙苯、丙烯腈、苯乙烯
等气味材料都远低于市场上已有的材料。
具有低VOC、低气味、低翘曲、高精度等诸多优点,适合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且对气味要求苛刻的场景。此外,在打印过程中,层与层之间的连接性十分顺畅,打印品更坚固,更耐冲击,因此ABSodorless也适合有一定强度要求的低价原型制作、机械零件原型、大型雕像等产品。
5、TA32钛合金粉末
TA32钛合金粉末是我国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近α型钛合金,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下属专业从事高端钛合金产品的产业基地——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研发。
该材料是海鹰哈钛公司采用水冷铜坩埚真空感应熔炼气雾化制粉技术研制的,采用该技术生产的TA32钛合金粉末具有高纯净度、高球形度、高流动性、高松装密度等优异性能。
利用该材料打印的试件在500℃、550℃和600℃高温下,抗拉强度分别达到867MPa、819MPa和712MPa;塑性值达到14.4%、15.9%和17.0%,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有望代替部分钢或镍基高温合金材料。
该材料的研制成功,意味着我国高温钛合金3D打印技术取得了新的发展。
打印材料国产化,盘点2020年新品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
6、ePA6-CF
该材料是eSUN易生与德国雷孚斯联名发布的一款3D打印线材,属于升级版的尼龙碳纤线材,是eSUN易生于2017年推出的ePA-CF的升级版。
ePA6-CF使用了雷孚斯的LUVOCOM3F系列9742BK材料,在尼龙6基材上加入了20%-30%的高刚性碳纤维,使材料具有更高的刚性、韧性及出众的机械强度,其冲击强度达到19.5,拉伸为130Mpa,弯曲为140Mpa。
作为新型材料,ePA6-CF的韧性、刚性、耐高性能、模量等各性能指数均高于常规尼龙类线材,更适合打印高刚性的产品,例如扳手、齿轮等零件。此外,作为尼龙碳纤还可以广泛应用于自行车车座、纺织品、精密工程部件等领域。
7、eSUN4D打印耗材e4D-1
该材料是eSUN易生于2020年2月发布的首款4D打印系列产品,和其他4D打印材料一样,这类材料在特性上并没有太出众,主要是其拥有的形状记忆功能。
据了解,利用e4D-1打印的器件,放置在45-90°C的水里1-3分钟(根据器件的厚度确定,厚度越厚需要时间长一些),直到器件由硬变软,在软状态下,器件会快速变形成另外一种形状,保持新形状不变,当器件所处的温度下降至室温以下时,器件材料变硬后即可使器件保持在新的形状不变,用同样的方法即可使器件恢复到最开始的形状。
目前,该类材料可以应用于抗皱面料、智能绷带、记忆屏幕、收缩套管等方面。
以上是小编收录的2020年我国生产的几个重要打印材料,可能还有很多种在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
国产化、自主化
较欧美而言,我国3D打印产业起步较晚,导致3D打印材料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但最近几年,国内包括政府在内的多方因素开始助力3D打印产业,使得我国3D打印材料产业也得到了充足的发展。
打印材料国产化,盘点2020年新品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
目前,国内无论是大型材料公司还是小型初创企业,都在积极开发高性能材料,涉及树脂、金属、复合材料等多个方面,3D打印材料开始走向国产化。
据专业人士表示,随着我国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材料以及先进制造的发展,3D打印产业将会在国产化方面取得迅速而明显的成果。
虽然目前我国在关键器件、成形材料等方面较国外先进水平有些落后,但国内3D打印的增长势头远超国外,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国3D打印技术就能赶上国外,实现3D打印材料的国产化、自主化!
查看网络原文>>>